1999年中文赠书
序 号 | 书 名 | 赠 者 | 日 期 |
1 | 中国科学技术史·人物卷 | 大书编委会 | 1999.1 |
2 | 中国科学技术史·医学卷 | 大书编委会 | 1999.1 |
3 | 中国科学技术史·军事技术卷 | 大书编委会 | 1999.1 |
4 | 中国科学技术史·化学卷 | 大书编委会 | 1999.1 |
5 | 中国科学技术史·造纸与印刷卷 | 大书编委会 | 1999.1 |
6 | 李约瑟集 | 潘吉星先生 | 1999.1 |
7 | 中国古历通解(二册) | 陈美东先生 | 1999.1 |
8 | 世界生物学史 | 汪子春先生 | 1999.1 |
9 | 世界化学史 | 周嘉华先生 | 1999.1 |
10 | 徐霞客研究(第四辑) | 徐霞客研究会 | 1999.2 |
11 | 大数学家 | 刘钝、王渝生、何绍庚、郭书春先生 | 1999.2 |
12 | 科技文明的代价-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与对策研究 | 张秉伦先生 | 1999.2 |
13 | 图书情报事业的未来-2010年度预测 | 陈美东先生 | 1999.2 |
14 | 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发明史(补编) | 清华大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 | 1999.2 |
15 | 淮河和长江中下游旱涝灾害年表与旱涝规律研究 | 张秉伦先生 | 1999.2 |
16 | 中华文化通志·科学技术典 纺织与矿冶志 | 何堂坤先生 | 1999.2 |
17 | 中华文化通志·科学技术典 物理与机械志 | 戴念祖先生 | 1999.2 |
18 | 民俗学概论 | 华觉明、廖育群、汪前进先生 | 1999.2 |
19 | 法国汉学(第三辑) | 法国远东书院 | 1999.2 |
20 | 中国科学技术史·陶瓷卷 | 大书编委会 | 1999.2 |
21 | 国际汉学(第二辑) | 大象出版社 | 1999.2 |
22 | 地球科学年表 | 编者 | 1999.2 |
23 | 地球信息 98年3、4合刊 | 廖克先生 | 1999.2 |
24 | 丘琴译诗集 | 丘琴先生 | 1999.2 |
25 | 中华文化通志·科学技术典 地学志 | 杨文衡先生 | 1999.3 |
26 | 泉州访舆辑要 | 1999.3 | |
27 |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第二十八期 |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 | 1999.3 |
28 |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第二十九期 |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 | 1999.3 |
29 |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第三十期 |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 | 1999.3 |
30 | 第三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| 陈久金先生 | 1999.3 |
31 | 中国古代动物学史 | 郭郛先生 | 1999.4 |
32 | 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 | 刘钝先生 | 1999.4 |
33 | 勇闯雷区:中国新一届政府及其施政方略 | 刘钝先生 | 1999.4 |
34 |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:关于生态问题的哲学 | 刘钝先生 | 1999.4 |
35 | 昆山历代医家录 | 马一平 | 1999.4 |
36 | 甲骨文自然分类简编 | 王佩琼先生 | 1999.5 |
37 | 新编物理量单位基础 | 邱隆先生 | 1999.5 |
38 | 国际计量局100周年 1875-1975 | 邱隆先生 | 1999.5 |
39 | 边缘地带-来自学术前沿的报告(二册) | 宋正海先生 | 1999.5 |
40 | 马王堆古脉书研究 | 韩建平先生 | 1999.5 |
41 | 初等数学研究 | 刘钝先生 | 1999.5 |
42 | 河南农业自然资源 | 大象出版社 | 1999.5 |
43 | 河南人口增长与控制 | 大象出版社 | 1999.5 |
44 | 河南自然灾害 | 大象出版社 | 1999.5 |
45 | 河南城市的整体发展与布局 | 大象出版社 | 1999.5 |
46 | 河南能源矿产开发与利用 | 大象出版社 | 1999.5 |
47 | 河南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| 大象出版社 | 1999.5 |
48 | 河南金属与非金属矿产 | 大象出版社 | 1999.5 |
49 | 中国科学史通讯 1999.NO.17 | 通讯编辑部 | 1999.5 |
50 | 庐山植物园-建园六十周年纪念 | 曹育先生 | 1999.5 |
51 | 陈焕镛纪念文集 | 曹育先生 | 1999.5 |
52 | 荔尾词存 | 石定机先生 | 1999.5 |
53 | 福建省志-科学技术志 | 广东省科技史志办公室 | 1999.5 |
54 | 纬书与中国神秘思想 | 邹大海先生 | 1999.6 |
55 | 明清测天仪器之欧化(二册) | 张柏春先生 | 1999.6 |
56 | 贵州少数民族天文学史研究(二册) | 陈久金先生 | 1999.8 |
57 | 基础研究 1999.NO.4 | 基础研究编辑部 | 1999.8 |
58 | 古今论衡 NO.2 | 廖育群先生 | 1999.8 |
59 | 龙引泉考(三册) | 娄森先生 | 1999.8 |
60 | 科技术语研究 1998.NO.1 | 刘钝先生 | 1999.8 |
61 | 基础研究 1999.NO.1、2、3、4 | 刘钝先生 | 1999.8 |
62 |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9.NO1、2、3 | 刘钝先生 | 1999.8 |
63 | 李仲均文集-中国古代地质科学史研究(五册) | 李仲均先生 | 1999.9 |
64 | 科技计划译丛 1990 NO.1 1991 NO.1、2、4 1992 NO.1、2、3 1993 NO.1、2 1997 NO.2、3、4 1998 NO.4 | 科研处 | 1999.9 |
65 | 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科学方法 | 席泽宗先生 | 1999.9 |
66 | 西藏古代科技简史 | 大象出版社 | 1999.10 |
67 | 金戈铁戟 | 钟少异先生 | 1999.10 |
68 | 中日科技经济交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| 廖育群先生 | 1999.10 |
69 | 中国科学院和日本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| 廖育群先生 | 1999.10 |
70 | 图说中国古代科技 | 金秋鹏先生 | 1999.10 |
71 | 中华民国史学术志(初稿) | 刘广定先生 | 1999.10 |
72 | 为接朝霞顾夕阳 | 刘广定先生 | 1999.10 |
73 | 徐霞客研究(第五辑) | 徐霞客研究会 | 1999.10 |
74 |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论文论著摘要汇编(1995-1998) | 科研处 | 1999.10 |
75 |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论文论著目录 | 科研处 | 1999.10 |
76 | 李约瑟对中国古船文化研究的贡献和启示 | 中国船史研究会 | 1999.10 |
77 | 第四纪研究 1989 NO.3 | 严军先生 | 1999.10 |
78 | 中国古代金属技术-铜和铁造就的文明 | 华觉明先生 | 1999.10 |
79 | 李约瑟文集 | 高泳源先生 | 1999.10 |
80 | 算经十书(一、二) | 刘钝、郭书春先生 | 1999.10 |
81 | 天文图志 | 史学勤先生 | 1999.10 |
82 | 中国科学技术的西传及其影响 | 韩琦先生 | 1999.10 |
83 | 何梁何利奖 1998(二册) | 中国科协、中国科委 | 1999.11 |
84 | 20世纪中国的磁学和磁性材料 | 赵见高先生 | 1999.11 |
85 | 煤成油理论与实践 | 胡社荣先生 | 1999.11 |
86 | 怎样当一名科学家-科学研究中的负责行为 | 李天生先生 | 1999.11 |
87 | 中国:发明与发现的国度(精) | 李天生先生 | 1999.11 |
88 | 旧上海明信片 | 李天生先生 | 1999.11 |
89 | 藏品掇英-建馆十周年纪念 | 唐汉章先生 | 1999.12 |
90 | 苏联的科学政策 | 编辑部 | 1999.12 |
91 | 元素的故事 | 周嘉华先生 | 1999.12 |
92 | 中国古代物理学史 | 刘树勇先生 | 1999.12 |
93 | 科学的遗憾 | 刘树勇先生 | 1999.12 |
94 | 科技计划译丛 1999 NO.4 | 李劲松先生 | 1999.12 |
95 |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9 NO.6 | 李劲松先生 | 1999.12 |
96 | 请历史记住他们 | 李根群先生 | 1999.12 |